(通訊員 欒朝暉)4月16日,材料學院“材料科學機遇與挑戰”系列講座迎來第七講。此次非常有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主任趙東元教授為材料學院的師生們做了題為《功能介孔材料的組裝與應用》線上講座。
自然界有眾多的多孔材料,如硅藻土、云母、海綿體等,人們通過模仿自然界,運用分子自組裝的方式造孔。趙院士用大家最熟悉的自然界現象舉例,介紹了介孔分子篩的結構、各項特性及合成技術,并闡述了多級結構功能介孔材料在催化、儲能、吸附、分離、電子材料、生物醫藥等眾多領域中的廣闊應用前景。
報告中,趙東元院士主要介紹了近年來在界面組裝調控實現取向組裝可控合成多級結構功能介孔材料方面的研究進展,同時分享了復旦大學功能介孔材料工程中心圍繞原始創新的功能介孔材料開展的最新研發工作。
由于石化資源的短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安全都受到了威脅。趙院士在講述介孔催化技術如何在能源轉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還從鋰離子電池、絕熱材料、介孔美妝材料三個方面講解了介孔材料的最新應用,激發大家的科研熱情。